從我國的深圳原野、瓊民源、紅光實業(yè)、鄭百文、猴王、藍田、銀廣夏等,一個個近年來被曝光的國內上市股份公司造假案;到最近國外的安然、施樂、世界通信、奎斯特通訊等商業(yè)巨頭相繼被揭露的震驚全球的財務造假大案;到五大國際著名會計公司之一的全球最大會計公司安達信,因出假報告毀壞證據而轟然坍塌;到畢馬威、普華永道等其他四大著名會計公司無一幸免地丑聞纏身,可以說,引起了從政府官員、專業(yè)人士到普通民眾的強烈關注。誠信問題受到了空前的廣泛的重視。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公允性,再次擺到了每個會計審計人士的面前。
國內上市公司做假賬的觸角不僅涉及到上市過程,而且涉及到上市公司之后的經營管理、資產配置、資金運用、利潤分配、信息披露等諸多方面。一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對于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會計信息,只有8.45%的個人投資者認為可信,而所有的機構投資者都認為不可信或者不可全信。可見,上市公司財務信用的缺失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
那么,隱藏在中外造假大案背后的真正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僅僅是誠信缺失造成的嗎?財務信息造假大案對審計的理論基礎有什么影響?
兩權分離論受到挑戰(zhàn)財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而產生的受托經濟責任關系,是審計產生的客觀基礎。而商品經濟的充分發(fā)展,大規(guī)模企業(yè)生產的日益復雜化,導致企業(yè)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是民間審計,也即注冊會計師審計產生與發(fā)展的客觀基礎。作為上市公司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所有權的復雜化,導致了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復雜化,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所有者都具有經營管理能力,因此,委托他人對龐大的資產進行管理就勢在必行。
從理論上來說,兩權分離后,所有者并沒減少對其經濟利益的關心,也不會減少對其財產保值、增值的要求。所有者不直接參加經營,只能通過有效控制和監(jiān)督經營者來實現其目標。如此,財務信息的真實、客觀性,對所有者了解自己的財產到底被經營者經營得如何,就變得尤為重要。換言之,財產的所有者是非常希望看到注冊會計師發(fā)表的審計意見是真實、客觀、公正的。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最近被國內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內蒙宏峰與縱橫國際兩家上市公司,焦點集中在它們被各自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天健信德由于對縱橫國際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而被解聘;中天華正也是由于同樣的理由,被內蒙宏峰拋棄。好在接任的天華大彭和中磊會計師事務所都出具了與前任意見相似的審計報告。筆者認為更應該引起關注的問題,是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和臨時股東代表大會,均以100%的表決率通過了對其年報出具“拒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對前任會計師事務所解聘的決議!
表面上,上述兩家企業(yè)的所有者們作出了似乎有悖常理的舉動,換言之,他們似乎很樂意看到虛假的財務信息,情愿自己欺騙自己,盡管由他們委托的經營管理者把企業(yè)搞得一塌糊涂,他們還是愿意幫著掩飾、捂蓋!果真如此嗎?他們真的忍心看著自己投資的血汗錢去打水漂呢?否!他們是沒辦法,他們正是抱著能撈回本、甚至說不定還能賺一點的心理,和經營者們站到了造假、護假的一條船上!試想,保著企業(yè)不停牌、不破產,手里的股票就有拋出去的可能,而一旦采用了反映真實財務信息的審計報告,卻完全有可能血本無歸!
CEO制也有致命缺陷主流理論一向強調國外上市公司的股份結構是多么合理,把國內股市出現的問題主要結癥之一,歸咎于能在市面上自由流通的股份比例過小。以目前爆出的國內外造假案看來,即使流通股再大,也同樣不能避免財務造假。因為,市場經濟最大的貢獻,就是肯定了人的趨利性,商人尤其如此,商人的本質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投資者、股東自然也不例外。只要他們認為對他們的利潤有利的事,他們就會支持,哪怕是短期行為、甚至是違法行為,只要外界不知道就好。
前一段時間,有文章鼓吹兩權分離過時了,他們舉出最好的相反例子就是時尚的CEO制。近年來,美國大力推行的首席執(zhí)行官也即CEO制,將傳統(tǒng)的董事長與總經理的職能合二為一,即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離。確實,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全球最大的商業(yè)公司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它的董事長兼CEO杰克·韋爾奇,被認為是全球最佳的CEO。
由于各所有者對企業(yè)的出資額不同,他們對企業(yè)的關心和關注也不同。一個擁有企業(yè)50%股份的所有者,與一個只擁有企業(yè)所有權的1%的所有者,以及沒有企業(yè)股份的普通經營者,無疑,他們對企業(yè)生死存亡的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
CEO制確實加快了企業(yè)決策的效率,但同時也存在CEO權力日益膨脹,使企業(yè)管理結構中缺乏足夠的平衡機制的問題。而且,企業(yè)為了發(fā)揮經理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常常用期權作為主要的激勵方式。如此,企業(yè)的業(yè)績自然是和經理人的個人利益掛鉤的。企業(yè)業(yè)績好時,他們個人自然得利;當企業(yè)的發(fā)展出現問題時,他們因為熟悉企業(yè)內部行情,通過做假賬、合并重組等方式來制造企業(yè)的虛假繁榮,除了能在股市上繼續(xù)籌集到大筆資金,從而維持個人的即得利益外,還能在企業(yè)對外公布經營虧損前,將自己手中的股票拋出去,使自己永遠不吃虧。
僅有制度是不夠的現代經濟學對交易費用有兩種假設,一是有限理性,二是機會主義。所謂有限理性,是指人天然就具有自利動機;而機會主義則是指,人具有繞過信用機制、依靠捷徑謀利的偏好。只要交易費用不為零,則信用參數便決定了交易的效率和效果。
制度顯然不是萬能的。再好的制度也會有它自身的缺陷,都會有投機者打那些缺陷的主意。我們絕不能因為有了可以牽制、制衡各不同利益者的理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那么,我們是不是就拿財務信息造假沒辦法了?否!
筆直認為,只要在不斷完善各項制度規(guī)章的同時,加大對違反制度者的懲戒措施,并加強會計、審計人士的執(zhí)業(yè)誠信觀念,就有可能使財務造假情況減少到最低。會計、審計工作與誠信是息息相關。誠信一旦成為會計、審計領域的稀缺資源,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公允性就難以保證,假賬假財務報表、假審計報告更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但是,僅有誠信同樣是不夠的。
天健信德、中天華正的接任者天華大彭、中磊,最終還是出具了與前任們意見相似的審計報告,不過,這次報告被董事會接受了!為什么這一次,董事們就能接受了呢?是那些董事們的良心發(fā)現,想起誠信了?即使有,恐怕所占比例也不大。被CPA界譽為勇士的天健信德,是縱橫國際連續(xù)幾年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什么只在今年才對該公司的財務造假進行揭露?追溯前幾年的“無憂”報告不是出自同一家手筆嗎?難道是天健信德突然拋棄了“不規(guī)范執(zhí)業(yè)等死,規(guī)范執(zhí)業(yè)又找死”的行業(yè)信條,想誠信一回了?良心發(fā)現不能說一點也沒有,不過,筆者認為,關鍵還是在于如今社會的大氣候!
中外,特別是美國爆出的一連串財務造假大案,震驚了全世界,同樣引起了我國政府和普通公民的強烈關注,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yè)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壓力,會計師執(zhí)業(yè)承受著來自投資者、媒體、行政、司法監(jiān)管的多重壓力,迫使他們的執(zhí)業(yè)顯得更為謹慎。天健信德、中天華正兩大勇士,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些接任的會計師事務所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才見鬼呢!而那些不愿意見到“拒絕表示意見”的董事們、股東們也不得不吞下長期縱容財務造假的苦果!因為,即使還不同意,接手的第三家、第四家…第N家會計師事務所,筆者相信出具的報告意見都會是一樣的,有誰會傻到不避風頭、往槍口上撞呢?可是,風頭過后呢?會不會一切又照舊?
制度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制度是萬萬不能的。所以,筆直認為,制度、執(zhí)行、誠信,一個都不能少,哪一個都不可偏廢!惟其如此,財務信息的真實、合法、公允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