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大程度上,中國證監(jiān)會此次拋出補充審計方案,意在推進中國會計準則國際化的步伐。應當說,這才是補充審計的要害。
AS不是利益之爭的工具
有人說會計準則國際化是各國利益之間的較量。這是極其錯誤的說法。在很大程度上,CAS確實體現了維護某一方利益(說白了就是國有企業(yè)及國有資產)的原則,但是,這導致CAS與IAS遲遲不能接軌。問題的嚴重性在于,如果中國繼續(xù)堅持自己的會計標準,拒不全盤接受國際標準,中國向世界提供的會計報表就會遭到拒絕,其結果不單單是中國企業(yè)不能依據中國的會計標準開展境外發(fā)行融資工作,而且中國境內的資本市場也不能被外國投資者認可,并因此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外開放。當然,會計標準的非國際化傾向對中國出口也會構成很大的障礙,今后將有更多的國內企業(yè)因為CAS在成本核算上的問題被進口國追究傾銷責任??傊?,所有涉及會計標準的錯誤,其代價都是十分巨大的。
就此而言,由外資會計師事務所依據國際通行會計標準對中國境內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包括補充審計,只能看作是對現階段國內會計標準尚未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的一種補救辦法。
“五大”的風險
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如果事先未達成協(xié)議或默契,就不會在正式文件中就外資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特定范圍的獨立審計業(yè)務作出明確規(guī)定。此前曾有傳言,出于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與行業(yè)交叉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有關部門希望“五大”統(tǒng)攬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獨立審計業(yè)務。現在看來,在發(fā)行或融資環(huán)節(jié)由“五大”包攬補充審計業(yè)務,與此有相似之處。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五大”退而求其次呢?
獨立審計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其中充滿著形形色色的審計風險。會計師事務所的立身根本在于信譽,離開信譽,在這一行寸步難行。然而,沒有人可以保證“五大”承接的活計就一定可以干好。它們近幾年在國內的執(zhí)業(yè)經歷也并非沒有污點。所謂多言必失,中國的這句老話也許最適合用來描述“五大”的擔心。相比之下,那些夠資格發(fā)行股票的公司,通常是些運作比較規(guī)范、業(yè)績風險相對較小的審計對象。將針對中國會計服務市場的第一單大規(guī)模集合業(yè)務限定在發(fā)行或融資環(huán)節(jié),顯然是出于降低審計風險程度的考慮。此外,補充審計畢竟不是正式審計,其功用限制在“補充”二字上。估計補充審計的收費標準比正式審計要低許多,但這與補充審計機構承擔的相對較小的審計風險是對等的。
面對中國威力無比的行政權利,“五大”不會不明白,它們今天可以被一紙行政規(guī)范推上原本需要充分競爭才能獲得的寶座,明天也可以被一紙公文從這一寶座上拉下來。
上市公司當潔身自好
面對錯綜復雜的會計標準國際化問題,國內上市公司必須明白,它們才是這場戲的主角。從現在起,不論是否打算發(fā)行融資,上市公司都應當在主觀上按照國際會計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否則,遲早會吃大虧。毫不夸張地講,如果嚴格按照IAS衡量,許多國內上市公司以往的盈利記錄都將被改寫,一些上市公司甚至根本就不具備發(fā)行及上市資格??梢灶A料,針對會計標準國際化的專業(yè)訓練將成為熱門生意,上市公司除獨立審計服務之外的財務報告咨詢需求將越來越大。需要提請上市公司決策者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試圖從承擔獨立審計責任的會計師事務所那里接受咨詢服務,原因是一旦簽定了這樣的合約,在咨詢與審計之間便形成相互矛盾的局面,出于利益的考慮,原本應當是相互對立的咨詢與審計業(yè)務會變得和風細雨,缺乏互動性與創(chuàng)造力,于是,要么是咨詢成為擺設,要么是審計成為擺設。對“五大”來說,安然公司倒閉案是會計師事務所將審計與咨詢兩項業(yè)務合業(yè)經營的一大教訓。
務必認真閱讀審計報告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強調,會計準則應體現公眾利益。股票投資者作為社會公眾的重要成員,其利益當然在會計準則重點考慮的范圍之內。CAS與IAS的差距很大,但主要不是形式上的,甚至主要不是內容量上的,而是靈魂上的。例如IAS認為會計報表所反映的交易應當是公平的,交易價格應當是公允的,但不久前財政部頒發(fā)的關聯(lián)方交易會計處理暫行規(guī)定則允許將顯失公允的關聯(lián)方交易價格作為入帳基礎,只是不予確認利潤而已。很難用一段文字來說明IAS與CAS之間的具體差異,這取決于人們對具體報表事項的判斷能力。為此,投資者務必認真閱讀正式與補充審計報告,發(fā)現它們之間的數據差異,并對上市公司管理當局為此作出的解釋進行詳細核查。一般地說,差異越大,問題就越嚴重,投資者防范風險的意識就要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