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從上游的IP設計,到中游的零售,再到下游的二手交易和玩偶改裝,盲盒產業(yè)鏈相當成熟。本文將從青年亞文化的視角切入,探究盲盒所代表的亞文化特征,以及“盲盒熱”背后的消費心理機制和投資邏輯。
選自:《商場現(xiàn)代化》 作者:盧玉環(huán)
盲盒,是指外包裝沒有任何信息提示的、裝有不同玩偶手辦的紙盒,購買者打開后才能知道其中的內容。里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是以成年人為主要消費群體的潮流玩具。
盲盒并非一個新事物,至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末期的福袋。2004年,日本Dreams發(fā)行了第一代“Sonny Angel”,并于隔年將該產品縮小變成Mini Figure(迷你手辦),裝進盲盒。
在我國,盲盒則是近幾年開始流行。公開資料顯示,作為“潮玩”頭部企業(yè)的泡泡瑪特,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達到225.4%、227.2%。那么如此瘋狂的“盲盒熱”是怎樣產生的?
1. 不確定性刺激與及時的反饋機制
所謂盲盒,就像薛定諤的貓,在打開之前你只能確定里面有玩偶手辦,卻永遠不知道具體是哪一款。固定的獎勵很緩和,變動的獎勵很刺激,消費者瘋狂想知道會得到什么??勺兊拈g隔獎勵讓人的大腦充滿了多巴胺,這是人類進化而來的生理機制。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不確定性的刺激會強化重復決策,因此,盲盒的復購率極高,購買者對盲盒品牌的忠誠度也較高。
三五十元的盲盒,在多數(shù)目標消費者的承受能力之中。只要購買,無論是否是心儀的款式,倒計時總能得到一個已知范圍的玩偶。這種及時的獎勵反饋,比起彩票等絕對有或無的獎勵,消費者感知的更多是游戲的樂趣,而不是賭博后的空虛。此外,喜歡玩盲盒的消費者,多數(shù)是喜歡某個IP,喜歡的是整個系列的玩偶手辦。
2. 成年人童稚化
成年人童稚化(kidult)現(xiàn)象至早是指成年人的一種外表打扮的表征或充滿童趣的消費行為,但隨著孩童化的社會價值開始逐漸成為風尚,傳統(tǒng)的成人觀念受到調侃,kidult現(xiàn)象現(xiàn)已逐漸深入至一種內心的追求,便成為當前的流行文化現(xiàn)象之一。在某種程度上,kidult已成為一種社會潛意識。kidult現(xiàn)多指有著童心的成年人,多數(shù)有收藏癖,部分表現(xiàn)為癡迷玩耍和收藏玩具。2016年韓國kidult的產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超過1兆韓元(約為60億元人民幣)。
早在2014年,天貓母嬰玩具行業(yè)運營專家邵運杰就曾觀察到,以樂高為代表的具有成人屬性的玩具市場份額在增加,并將原始屬玩具大品類下的成人玩具,單獨拆分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小眾市場。盲盒由于其獨特的潮玩屬性,精美新穎設計與不菲的收藏價值,深深吸引著成年消費者。
3. 青年人的情感消費需求
根據(jù)消費者心理學,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自身所處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和心理需求。由于時代的快速發(fā)展,青年人面臨巨大的壓力需要調節(jié)。但當今的社會沒有適合心理斷乳期的青年人的文化形式。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青年人的情緒應當內斂含蓄,即所謂的“少年老成”。
但是,在當前社會的快節(jié)奏與壓力下,青年群體反叛意識及自我意識的追求性需要發(fā)泄,那種急于追求精神上的獨立和擺脫,對父母依賴的情緒化,在此時表現(xiàn)尤為強烈。二次元文化作為青年亞文化的表征,成為了青年人自身獨立感覺的精神家園。盲盒作為二次元文化的主要衍生品,契合了青年群體的情感消費趨向——情感消費時代下,成年人希望籍由玩具而達到情感需求及撫慰身心的滿足感。
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9年泛二次元用戶規(guī)模近3.5億,90%以上的二次元用戶皆有消費行為。泡泡瑪特的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其18歲到24歲的消費者占32%,25歲到29歲的消費者占26%,而且70%的用戶為女性;按職業(yè)劃分,白領占33.2%,還有25.2%為學生,①由此可見,這是一個以年輕人為目標消費群體的市場。
4. “社交貨幣”屬性帶來的群體認同
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認為社會人際關系可以分為“強關系”和“弱關系”,“強連接引發(fā)行為,弱連接傳遞信息”。盲盒消費群體本身是一個趣緣消費社群,成員具有一致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盲盒不僅是可供玩耍的玩具,更是一種具有功能性的承載著人與人交流的媒介。
流行離不開社交媒體分享機制的助推。社交網絡使得個體能夠充分發(fā)揮自我的個性,在此基礎上,個體希望進一步獲取更大范圍的群體認同,從青年亞文化角度來看,包括盲盒在內的二次元文化,本質是一種青年群體獲得群體認同的途徑。盲盒作為一種“社交貨幣”,是消費者在社交關系中與他人相互吸引溝通的“道具”。玩具愛好群體喜好分享,通過社交分享夠獲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有數(shù)據(jù)顯示,青年人活躍的社交平臺、二手交易平臺上,盲盒都具有超高話題度和討論參與度,“曬盲盒”、“換娃”的自主分享行為眾多。社群經濟時代,各大品牌都用盡“十八般武藝”,在社交媒體上積極地交流和互動,以期望與消費者拉近社交距離。沒有比盲盒消費者自發(fā)的交流、分享行為更具有社交營銷價值了。
1. “割韭菜”式的投機性投資
伯明翰學派的亞文化研究中,商業(yè)化收編往往是亞文化的三大歸宿之一。而現(xiàn)代社會亞文化擴展渠道變寬,使得小眾文化逐漸向大眾狂歡轉變。盲盒在二級市場的火熱,讓大家看到了盲盒背后的超高溢價與超額利潤。如“炒鞋”一般,越來越多的投機者進入這個領域,表現(xiàn)之一是二手交易火熱。
盲盒類產品通常以主題系列出現(xiàn),除了一般的常規(guī)款外,更具投資和收藏價值的是隱藏款。因為隱藏款也是限量款,拆出的幾率非常小,因此二手溢價比較高。閑魚2019年年中數(shù)據(jù)顯示,有30萬盲盒玩家在其平臺交易,月新增盲盒數(shù)量同比增長320%。
在閑魚上,泡泡瑪特公司出品的“Molly”系列玩偶是至熱門的盲盒產品,創(chuàng)造了超過23萬單的年交易額,平均交易價格是270元,溢價空間在4.5倍左右。其中至為炙手可熱的是泡泡瑪特發(fā)售的潘神圣誕隱藏款盲盒-“天使洛麗”,交易價格從至初的59元升到2350元,身價翻了近40倍。
2. 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盲目投資
行為金融中有個理論叫:可得性偏差,即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過分強調他們知道的或容易獲得的信息,從而忽略了其他信息挖掘的深度,導致判斷偏差。投資者過去輕視盲盒,將其看做兒童玩具,對二次元文化的盲目,是信息不對稱;今日看到盲盒在二手交易的超高溢價,便將其作為神秘收藏品,同樣也是源于信息不對稱。
3. 市場缺乏高回報的投資渠道
但是,炒盲盒熱潮至根本的原因還是國內投資渠道偏少,而且原有的投資方式如P2P、股票等現(xiàn)在連續(xù)暴雷,甚至上演了美股一月熔斷三次的“百年奇觀”,導致大部分投資都血本無歸。長線投資雖然穩(wěn)定,但在貨幣貶值、資本蒸發(fā)的壓力下,投資者迫切地渴望尋找一個“一夜暴富”的投資方式。眾多新老投資者在財富神話的引誘下,紛紛試水盲盒投資,甚至有花甲老太一年斥資70萬購買盲盒。
盲盒的情感價值超越了使用價值,其中的玩偶給青年一代帶來心理慰藉和社交群體認同,是具有正能量的成人玩具。成年人因純粹地喜愛盲盒而購買,得到的是歡樂與滿足。但是深度剖析盲盒的銷售傳播過程,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作為大批量的工業(yè)產品,盲盒的市場稀缺性全靠廠家的限量去控制。盲盒與其說是一種產品,倒不如說是一種營銷套路,二級市場的火熱也不過是一個擊鼓傳花式的資本流動,投機式投資和盲目投資更是危險行為。
“炒盲盒”的前輩是“炒鞋”,后來者則是“炒裙”(Lolita風格的裙子)。三者的成本和原價都不高,不需要太多專業(yè)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準入門檻低,吸引了大批投機者。但是,在2019年年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下發(fā)了一份以《警惕“炒鞋”熱潮 防范金融風險》為主體的金融簡報,明確警告:“炒鞋熱”實為擊鼓傳花式的資本游戲,各機構需高度關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防范此類風險。正如巴菲特所說:“潮水退去,方知誰在裸泳。”市場的火熱,也許就是虛假繁榮的泡沫。
尤其是面對當前全球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整體低迷的現(xiàn)狀,投資者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更應倍加珍惜,理性投資。
更多資訊:
CMA是什么 | CMA考試 | CMA考試科目 | CMA考試難度 |
CMA報名 | CMA報名時間 | CMA報名入口 | CMA報名條件 |
CMA培訓 | CMA培訓機構 | CMA培訓課程 | CMA培訓費 |
CMA成績查詢 | CMA認證 | CMA報考條件和要求 | CMA合格分數(shù) |
CMA學習資料 | CMA考試大綱 | CMA考試教材 | CMA試題回憶 |
Copyright © 2000 - m.8riaszlp.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