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正在探討剛剛向社會公布的個稅調整草案。
近日,個稅調整草案正式公布,擬工資薪金費用扣除額(“免征額”)由現(xiàn)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原來9級稅級也減少到7級,草案向社會全文公布征求意見。個人所得稅法的修訂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西安市民對于此次個稅調整持什么態(tài)度?本報聯(lián)合西安新聞網(wǎng)、西部網(wǎng)進行了調查。
備受關注的個稅調整正在進行。記者從市地方稅務局稅管處了解到,按照目前草案中所擬免征額來估算,個稅調整后,我市約80%以上的工薪階層將無需繳納個稅,影響稅額約 7-8億元。調查中,高達92.16%被調查者表示非常關注此次個稅調整。壓根不關注的人數(shù)為0。在如何看待繳納個人所得稅一項中,59.8%的被調查者認為適當繳稅,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圍內,29.1%的人認為可以繳稅,但應與個人實際收入掛鉤,不到10%的人認為在當今物價漲得較快情況下不應當繳稅。
市民普遍認為個稅起征點3000過低4000剛合適
針對“您心目中合理的免征額是多少?”問題,調查顯示:約有51.9%的被調查者認為將3000元設為個稅起征點(免征額)低了,4000元剛合適。個稅免征額調整后能給市民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一些市民也就此紛紛發(fā)表各自看法。“我和我丈夫的工資都在3000元左右,扣去三險一金外,現(xiàn)在每月個人所得稅錢大概為二三百元。”在一家廣告公司做會計的李寧介紹,這次個稅免征額提高到3000,他們夫婦二人每月可以節(jié)省300元左右。東郊一家公司上班的趙女士和老公收入不固定,月工資多的時候每人大概在2300元左右,個稅免征額調整到3000元,他倆就都不用交個稅了。趙女士說,她和丈夫與父母同住,買房暫時還不考慮,目前她家里最大的開銷就是孩子上學,這點錢對收入高的人來說不算什么,但對她來說,足夠給孩子買書、買學習資料了。
在一家媒體工作的孫女士認為,5000元的收入,剛剛能夠保證她每個月的正常生活水平,物價不斷在漲,工資漲得過慢,房價七八千一平米,不吃不喝一個月工資還買不到一平米房子,個稅的免征額應該跟房價掛鉤,她認為免征額提高到4000元比較合理,畢竟未來中國經濟希望通過消費來拉動,大家手里沒有錢,怎么去消費? 還有許多市民非常關注此次個稅起征點,認為雖然節(jié)省的錢不多,但一定程度減輕了各自經濟負擔。
“實際免征額必須計算家庭的實際收入”
在回答“您認為個稅免征額以什么為判斷標準才合理?”一問題時,高達62.75% 的被調查者表示“必須以最有效的辦法計算家庭的實際收入”,28.43% 的人則認為“應該以個人工資條上顯示的實際收入數(shù)額為標準”,認為“應該以個人的工資數(shù)額,加上單位發(fā)的福利”的人數(shù)占8.82% 。 在記者采訪中,大多數(shù)人表示,現(xiàn)行的個稅征繳實際上只管住了工薪階層,而一些高收入人群,則未必如實納稅。
小何是高新區(qū)一家私企的部門經理,妻子收入才一千多,孩子剛上幼兒園。他介紹,自己一個月工資將近7千,扣除房貸、車貸以及家庭日常消費每個月所剩無幾。周末去超市購物,感覺還沒買什么東西就花了好幾百。每月繳納的個稅看起來著不是很多,但如果不用繳納或者少交點的話,能讓他心理上感覺輕松一點。小何說,同樣收入7千,一家三口來花與一個單身人士來比,前者明顯有些吃力。個稅的征收一定要按照家庭的實際收入而不是個人收入來考量,否則,太不公平了。
針對“您對個稅調整有什么建議?”的問題 ,57.84% 的被調查者希望每月繳納個稅在300元以下,36.27% 的人則希望個稅與房價掛鉤。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香菊說,去年我國個人所得稅為4837億元,我國總稅收額為7.32萬億元,個人所得稅僅占整個稅收收入的6.6%。大家關注房價問題,最根本是在關注調節(jié)貧富差距的問題。征收個人所得稅的目的是調節(jié)貧富差距,但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只寄希望于某一個稅種來擔當。李香菊說,調節(jié)貧富差距力度最大的是財富稅,例如遺產稅、贈與稅。贈與稅在西方課稅60%之多,其目的是避免造成貧富差距過大。像比爾蓋茨、巴菲特等人,都在大量地向社會捐助,一方面奉獻了愛心,另一方面也在引導社會價值趨向。而我國目前對奢侈品消費等課稅的舉措,也是通過稅收來調節(jié)貧富差距。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認為,應該以凈收入作為個稅征收基礎。而目前扣前稅(稅前扣除必要的支配)的實施比較難,主要原因是個體的消費水平不好評估。而此次個稅調整將房產納入居民消費樣本,說明已經在考慮更加廣泛的樣本采集,充分考慮到房價以及物價波動的影響。
高收入人群個稅征管成為關注焦點
根據(jù)修正草案,現(xiàn)行工薪所得9級超額累進稅率修改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現(xiàn)行40%稅率的應納稅所得額并入45%的稅率,擴大了最高稅率45%的覆蓋范圍。在減輕中低收入人群稅負的同時,加大了對高收入者的調節(jié)力度。記者走訪中,近半數(shù)的被采訪對象質疑:會不會有人想出更多的方法來隱瞞個人收入,以此來逃稅?而對目前高收入人群很多財產性收入仍然游離在征管“真空地帶”的現(xiàn)狀,如何進行合理征收大部分人表示很擔憂。
對此,李香菊表示,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按照工資薪金數(shù)額來繳納,而工資薪金的個稅由單位代繳,以工資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工薪階層的個稅幾乎沒有流失。工資薪金所得所繳納的個稅,占國家納稅人個人所得稅稅額的60%-70%。因此很多人難免認為自己收入不高納稅卻從不落下,真正高收入者卻未必納稅。李香菊說,目前現(xiàn)行的稅收體制優(yōu)點是能夠防止稅收流失,有利于征管。弊端是稅源隱蔽分散,納稅人太多,往往稅務部門無法摸清楚一個人的真實收入。但是工資對大部分高收入人群來講,并不是收入的主要來源,這樣以來,真正的高收入人群未必繳納了應該繳納的個稅金額。這樣就形成所謂的“管住了工薪階層,真正有錢人未必交了稅”的現(xiàn)象。
一些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真實狀況為何難以摸清?李香菊分析說,首先是我們的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起來。而生活總有大量的現(xiàn)金流通,這樣監(jiān)管和監(jiān)控就很困難,如果個人不申報,監(jiān)管部門就無法了解到某些現(xiàn)金收入。因此,只有不斷完善財產登記申報制度,減少現(xiàn)金交易,鼓勵大家用支票、信用卡,銀行就可以查詢到每一筆交易,就好監(jiān)管得多。
我市目前高收入人群的個稅征收情況如何?西安地稅局所得稅管理處處長張建朝介紹,市地稅部門從2001年開始就對一些高收入人群建立了稅收跟蹤、監(jiān)控檔案,同時出臺了全國首創(chuàng)的“個人所得稅約談制度”。通過個別走訪談話的方式,動員一些高收入者積極主動納稅,通過宣傳納稅積極的名人,起到整個行業(yè)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同時,針對一些納稅不積極的人群,通過約談也起到了明顯的督促作用。張建朝介紹說,大多數(shù)公司和名人都顧及自己的信譽和社會地位,一般都不會逃稅,但是也存在一部分人消費和收入明顯不平衡,稅務部門卻無法查詢的無奈現(xiàn)狀。他說,地稅部門對高收入人群的監(jiān)督難點在于納稅監(jiān)管力度就比較弱。在執(zhí)行征收監(jiān)管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障礙,影響個稅征收。例如有書畫家在私人場合賣畫,且是現(xiàn)金交易,像這種個人之間私下的交易,監(jiān)管和監(jiān)督都很困難。因此,稅收部門的尷尬在于,明知道漏洞所在卻只能通過加強宣傳稅收政策、加大稽查力度、做好納稅服務等方式而不能采取強制措施來盡量減少或杜絕漏稅。張建朝說,只有通過立法手段賦予稅務部門有效的監(jiān)督監(jiān)管的權力,才能真正將高收入人群的稅收管理起來,真正通過稅收來調節(jié)貧富差距。
半數(shù)市民認為不同城市起征點應有區(qū)別
面對“北京、上海、廣州和西安的起征點如果一樣,您覺得合理嗎? ”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必須有所區(qū)別的被調查者占50.00%,合理占40.20%,認為合理的占8.82%,0.98%的人表示無所謂。
對此吳剛表示,個稅調整是根據(jù)不同階段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居民消費水平等綜合考量的。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在征收的起點和來源上,都要有相應的變化。個稅調整的目的就是收入差距的調整。保證只讓收入達到一定水平的少數(shù)人繳稅。個稅的免征額是按照全國人均收入水平考量制定,去年西安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平均收入1800-1900元,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中西部居民整體收入偏低,免征額提高后,會有更多的中西部居民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以后能夠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征收考量制度,就不需要探討“實施區(qū)域差別性個稅征收政策,每個城市擁有不同的免征額”的提議,個稅征收綜合考慮才更合理。
“個稅是以收入判斷為標準,對個人隱性收入這方面該如何監(jiān)管?”的問題,被調查者中60.78%的人認為“所有政府/事業(yè)單位/企業(yè)都應當把個人收入公開”,而30.39% 的被調查者認為“政府應該搭建一個個人收入監(jiān)督平臺”,8.82%的人認為“實際收入超出個稅起征點的行為要予以嚴查”。
對此,李香菊認為,國家公職人員、社會名人等人群的收入應該公開,這樣的示范作用下,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公開化是可以逐漸實行的。張建朝說,一些壟斷行業(yè)企業(yè)高管的的薪資動輒高達幾百萬,他個人認為應將部分人群的收入調整到適合的水平,消除各行業(yè)之間的過大差距。但公開個人收入,短期之內可行性不大。吳剛則認為,只要充分考慮納稅人對稅款的用途的知曉權與參與意識,人們主動納稅的積極性會大幅度提高。因此通過公開稅款去向使其了解自己所繳納的稅款的用途,以及讓納稅人有參與稅收的使用途徑等方式,會促進更多人自覺積極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