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我們要享受政府的公共服務,那么納稅就是應盡的義務。何況政府并無點金術,用之于民必取于民。從這個角度看,政府征稅無可厚非。寫這篇文章,不再說征稅的必要性,而重點討論怎樣讓稅負更公平。
先從一個案例說起吧。前幾天坐出租車,司機挺能侃,中間聊起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原來,“的哥”夫妻倆都是下崗職工,妻子身體不好,一直在家呆著;還有一個兒子上學,一家三口,都靠他開出租車。他抱怨:國家規(guī)定月入兩千就得交稅,可自己雖說月入近三千,實際卻是困難戶。稅是交了,可心里很憋屈,不痛快。
聽得出,“的哥”心存不滿,說的是稅負不公。盡管他月入三千,超過了個稅起征點,但一家三口平均,每人卻不足一千元。想想吧,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無論怎樣精打細算,日子都會過得捉襟見肘。問題是另有些家庭,夫妻倆都有工作,每人收入1900元,可兩人都不必交稅。相比之下,他明顯吃了虧,當然覺得不公平。
再想深一層,“的哥”的收入看起來是由他開出租掙的,但背后也有他妻子的貢獻。妻子雖賦閑在家,卻要做家務,幫丈夫洗衣做飯,照顧孩子。若這些事她不做,“的哥”就得另請保姆,請保姆就得付費,這樣,“的哥”的收入就會少一塊。由此看,“的哥”三千元的收入不應是他一人的收入,還應包括妻子的勞動所得。
眾所周知,國家征收個稅,除了增加財政收入,再就是調節(jié)收入差距,對收入高的征稅,收入低的免稅,取有余而補不足?上“的哥”這樣的家庭,絕對算不上高收入,若政府要向其征稅,無疑會令他的生活更加拮據(jù)。雪上加霜,當然也就背離了國家征收個稅的初衷。
于是有人提出,個稅征收要以家庭人均收入為標準?尚袉岍t理論上無可非議,但一旦執(zhí)行起來,困難不會少。最大的難題,是家庭成員不好核定?磻艨诒締?貌似合理,細想則未必。比如李四與王五父母均退休,但李四與父母同居一城,而王五父母在鄉(xiāng)下,若按家庭平均收入征稅,李四將父母戶口遷入,而王五不行,由于城鎮(zhèn)戶口未放開,只能干瞪眼,這樣也會造成苦樂不均。
是的,按家庭人均收入征稅,利弊參半有得也有失。兩難選擇,那么究竟怎么辦?最近思前想后,我認為還是提高起征點,舍此不見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今年兩會期間,有代表建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月,究竟提多少合適需論證,但原則上,我贊成提高起征點。理由簡單容我分點陳述如下:
第一,去年底修訂個人所得稅法,將起征點由1600元/月上調至2000元/月。據(jù)說當時對應的城鎮(zhèn)職工收入月平均工資是1853元。稅務部門說,起征點提高后,工薪階層的70%將不必繳稅?捎捎诮衲晡飪r指數(shù)一路攀升,職工工資也水漲船高,特別是大中城市,相當多職工月入過了2000元。如此一來,使本應調節(jié)高收入的個稅,很快已成了普適的“人頭稅”。對此當初政策制定者怕是始料未及!
第二,個稅起征點雖由1980年的800元/月調整到今天的2000元/月,整整提高2.5倍。乍一看,提幅是不小,可要知道,上世紀80年代初,城鎮(zhèn)職工月工資平均不過60元,對應800元的起征點,兩者相差13倍。能達到月收入800元的,絕不是平民百姓。如今起征點雖提到了2000元,可是與城鎮(zhèn)職工平均工資相比,相差無幾。換句話說,20多年前,個稅主要向少數(shù)高收入者征收,現(xiàn)在,普通工薪階層卻成了納稅主體。
第三,當下政府關注民生,我以為,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讓國民收入向公眾傾斜,讓國民充分享受經(jīng)濟增長的成果。個稅起征點調整為2000元/月,按2007年底職工月收入水平計算,財政每年讓利300億,這與國家5.1萬億年財政收入相比,顯然微不足道。進一步說,按現(xiàn)行稅率,即使將起征點提高到3000元/月,財政不過多讓利100億,這對財政絕不會傷筋動骨。
第四,明年經(jīng)濟增長“保八”,關鍵的前提是要擴大內需。曾說過多次,擴需的重點在刺激消費,而消費由收入定,因此,歸根結底得提高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當然要靠加薪;但對中等收入者來說,最簡便的辦法則是網(wǎng)開一面,提高個稅起征點。
第五,我主張將起征點提至3000元/月,基本考慮是,目前一個城市雙職家庭,至少要養(yǎng)一個子女,如果雙方父母都是農(nóng)民,沒退休金,沒社保,那么還要贍養(yǎng)四位老人。設若夫妻倆工資都有3000元,但平攤卻不足900元,如果再繳稅,經(jīng)濟窘迫可想而知。照此分析,個稅起征點應就高不就低,最起碼,不能讓人因納稅而貧窮。
最后強調一點,社會在進步,今非昔比,今天人們的消費水準已大幅提升,不僅求溫飽,而且求發(fā)展。古人云:勢變道亦變。適當提高個稅起征點已是人心所向,政府當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如果說將起征點調至5000元不現(xiàn)實,那么先提至3000元,財政承受得起,而且既減輕了中等收入者稅負,又可擴大內需,一箭雙雕,豈不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