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難定論
燃油稅是將現有的養(yǎng)路費轉換成燃油稅,實行捆綁收費,通過將養(yǎng)路費捆綁進油價,把每輛汽車要交的養(yǎng)路費轉換成稅費,體現了用車“多用多繳,少用少繳”的公平原則。
我國第一次提出“燃油稅”是在1994年;1997年,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費”代替養(yǎng)路費;1998年,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公路法修正案》(草案)里,將“燃油附加費”改為“燃油稅”,相關部門也曾強調,要完善財稅體制改革,逐步實行“費改稅”。
正當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燃油稅初步方案并計劃實施之時,國際油價開始大幅上漲。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時間里,“燃油稅”一次又一次成為了官員、專家及媒體討論的焦點。
2001年初,時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的金人慶透露,燃油稅出臺工作已就緒,將在適當時候開征該稅種;2005年初,時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的謝旭人透露,燃油稅改革方案經過研究已有了初步意見,但要在合適的時間推出;同年,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的報告稱,我國已經制定征收汽車燃油稅的方案,并將擇機在全國公布推行;2006年7月,國家發(fā)改委在全國節(jié)能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密切跟蹤國際油價變化,研究完善燃油稅改革方案,推進燃油稅盡快出臺,時任財政部副部長的廖曉軍透露,財政部相關部門正在完善燃油稅實施細則,促使燃油稅早日開征;2007年9月,甚至有消息稱,燃油稅將在2008年3月開征。
然而,開征燃油稅一次次被提上日程,卻一次次不了了之。國家有關部門的態(tài)度是,開征燃油稅可能會使大部分私家車用車成本提高,因此希望能在國際油價相對較低的時機推出。
可是,國際油價并沒有如人們所愿,相反,在小幅振蕩之余一路飆升。
油價仍在飆升
受國際能源機構調低今年全球原油消費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4月11日先抑后揚,到收盤時紐約、倫敦兩地油價小幅走高。
國際能源機構發(fā)布報告稱,該組織將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調低31萬桶至8720萬桶,導致油價盤中出現回落。到收盤時,紐約市場5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漲至110.14美元。倫敦市場5月份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上漲至108.75美元。
高盛公司分析師塞里奧預測,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高價位態(tài)勢將持續(xù)至2020年。他表示,到今年年底,原油價格將保持在遠高于100美元的水平上。
盡管國際油價連續(xù)沖高,但是,此次國內油價并不會隨之上揚。3月24日,中石油、中石化負責人鄭重表示,他們將采取措施,保證成品油市場供應、價格穩(wěn)定。
3月27日,中石油、中石化在國家發(fā)改委官方網站稱,成品油近期不漲價的消息讓市場漲價的預期淡化,但為降低成本,彌補煉油虧損,在請求減免進口關稅、資源稅之后,兩大公司已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緩交石油特別收益金的申請。
雖然兩大巨頭同時表示保證國內油價穩(wěn)定,但國際油價的一路飆升使有關部門所謂的“低油價契機”很難再出現。
誤得或許太天真
國家稅務總局地方稅司副司長楊遂周近日表示,燃油稅的出臺是個復雜問題,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研究,其出臺沒有時間表。
燃油稅發(fā)展至今,無論是政府高層還是在經濟學領域,開征燃油稅的必要性已經被廣為認可。
然而,為什么燃油稅一而再再而三“難產”?
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張國寶認為,當前出臺燃油稅面臨國際油價不斷走高,國內物價上漲較快的壓力,如果開征燃油稅,個人消費者可能會較難接受;公共交通、鐵路、航空等部門,農業(yè)、漁業(yè)等弱勢產業(yè)及國防等特殊行業(yè)承受能力較差,如何補貼等問題復雜。此外,實行燃油稅后,公路收費如何調整,如何為貸款修路還本付息等問題的解決也需要周密設計。
事實上,燃油稅“難產”的根本原因是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如交通部門和稅務部門、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等。一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首先是來自公路交通部門的阻力,費改稅后,交通部門不僅失掉了一大塊收入,更失掉了上路稽查的權力;此外,還有來自地方政府的阻力,現在的養(yǎng)路費屬于地方政府收入,費改稅后,大部分收入將歸屬中央。現有的路橋收費也是由公路監(jiān)管部門來收取,其中相當一部分會進入地方政府,如果改革,這筆錢將上繳國家財政。
如此看來,開征燃油稅除了要等待“低油價契機”外,還要看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如何。